「3警讯」恐是大肠癌!医警告:很多人早期几乎没有症状

長達十多年,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,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,就被死神盯上,意識到情況不妙時,早就為時已晚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就在臉書分享,若民眾出現3大症狀,就要提高警覺了!



June 29, 2025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长达十多年,大肠癌位居癌症发生人数的第一名,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,就被死神盯上,意识到情况不妙时,早就为时已晚。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陈威佑就在脸书分享,若民众出现3大症状,就要提高警觉了!



示意图,翻摄自drdanielkushner

陈威佑指出,谈到排便频率,许多人都充满疑问,有些人一天排便一至3次,有些人则是2、3天才排便一次,事实上「每天排便=健康」,这并不是唯一标准,正常的排便频率因人而异,重点是规律性与顺畅度,正常范围为一天3次至一周3次,只要规律就不必担心,关键不是次数,而是是否排便顺畅?没有腹痛、不过度用力才是健康的指标。

示意图,翻摄自bestlifeonline
廣告1

 

陈威佑近一步解释,一般情况下,大多数人每天排便一至2次,但有些人因体质关系,固定每天3次,这也是正常的;同样地,若2至3天才排便一次,只要规律且顺畅,也不代表异常或便秘。

示意图,翻摄自pexels
陈威佑提到,除了排便频率,粪便的形状与颜色也是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,健康的粪便通常呈现香蕉状、质地适中,颜色为黄褐色或深棕色。

 

陈威佑话锋一转,若长期排便规律,但突然次数明显增多或减少,就需要特别注意,可能是肠道异常的征兆,短期变化 (如:压力、饮食影响) 通常无需担心,但有以下3种排便异常状况,持续3周以上,特别是伴随体重下降、腹胀、血便、腹痛,可能为肠躁症、大肠息肉,甚至大肠癌的警讯,千万别忽视。



示意图,翻摄自marinacpt
至于是哪3点?陈威佑也在下方列出:



廣告2

1.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


若你的排便一直规律,但突然从每天一次变成3天一次,或是从3天一次变成每天多次腹泻,这可能与肠道蠕动异常或肠道阻塞有关,特别是当肠道内有肿瘤或息肉时,会影响蠕动,导致排便频率变异。



2. 便秘伴随腹胀、血便、体重下降

长期便秘可能与饮食纤维不足、肠道蠕动变慢有关,但若便秘同时伴随腹胀、粪便带血、体重莫名减轻,就要小心,这可能代表肠道有病变 (如:肿瘤压迫肠道) ,一些大肠癌患者的肠道,就可能会因肿瘤阻塞,导致粪便无法顺利排出,反而出现腹泻的症状。

3. 长期腹泻,甚至解不干净

长期腹泻且排便后仍感觉解不干净,若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,可能与肠道感染、肠躁症、发炎性肠道疾病 (如:克隆氏症、溃疡性大肠炎) 或寄生虫感染有关,当肠道长时间受到刺激,肠黏膜容易受损,会导致慢性发炎,进而影响肠道正常功能。



 

陈威佑直言,要特别关注是否有以上3项排便异常,是因为肠道健康与排便习惯密切相关,当肠道出现病变时,可能影响蠕动功能,导致便秘、腹泻或排便困难,这些变化往往不只是单纯的肠胃不适,还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早期警讯,其中大肠癌是最需要警惕的疾病之一,许多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,但随着肿瘤增长,会影响肠道功能,导致排便习惯改变。

示意图,翻摄自pexels

最后,陈威佑强调,大肠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,最可靠的预防方式就是定期筛检,而粪便潜血检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检测工具,如筛检结果异常 (阳性) 则需要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。

翻摄自脸书 (大肠直肠外科 陈威佑医师)
炒菜用「1种油」恐酿失智、罹癌 专家示警「比糖更糟糕」
22年从不卸妆!女子脸惨红肿硬如壳
最脏蔬果出炉!「农药残留最高」却一堆人吃 超级食物也上榜
吃进去的东西也很重要!

參考資料:臉書 (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)
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台湾, 知识
加入粉絲團! 「3警讯」恐是大肠癌!医警告:很多人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