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多人得到大腸癌,逾5千人病逝,可謂「癌王」!近日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,在節目YouTube頻道「小青書」分享一個神奇的案例,一名79歲婦人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,卻因常吃某樣食物,肝臟腫瘤明顯縮小,掀起熱議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錢政弘表示,之所以罹患大腸癌,可能是肉吃太多,膳食纖維吃太少,大家可以將白米改成糙米,增加膳食纖維及維他命E;而十字花科蔬菜中,最推薦吃青花菜,內含豐富的蘿蔔硫素,具有潛在抗癌和抗氧化功效,多吃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再來,錢政弘直言,也能多吃薑黃,將其入菜,很多動物和臨床實驗都證實,它可以抗癌。
提到薑黃,錢政弘指出,一名79歲婦人曾被醫師診斷出大腸癌第3期,開刀後隔年再次檢查,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,肝臟多達5顆腫瘤,大小約3至5公分左右,確定為大腸癌末期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錢政弘提到,在迫不得已下,婦人只能接受化療,撐了3個月後,因為太痛苦,她決定放棄,採用比較溫和的治療,醫師建議,婦人可以選擇吃薑黃,她每日服用5克,相當於一般市面上薑黃錠的5倍劑量,連吃3個月,再照一次電腦斷層,腫瘤竟「全部變小了!」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錢政弘透露,婦人體內的腫瘤,從原本3至5公分,都縮小至一公分,醫師也嘖嘖稱奇奇,決定將此案例發表至期刊中。
錢政弘指出,印度全球大腸癌發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,「除了與當地居民較少食用肉類有關,也可能與他們大量食用薑黃的飲食習慣相關。」據悉,咖哩是一種香料混合物,其中薑黃是主要成分之一,也是咖哩呈現黃色的主要來源。
↓繼續看下一則新聞↓
你煮飯時都用什麼油呢?要提高警覺!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大家的身體健康。家醫科李思賢就在臉書以「太在意糖的我們,忽略了精煉植物油」為題,替網友增加新知識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李思賢表示,日常食用的油種類繁多,主要可以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,不飽和脂肪又進一步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,傳統觀念中,大家最想避開的是飽和脂肪,但實際上,有一種脂肪比飽和脂肪更需要避免,那就是多元不飽和脂肪中的「Omega-6脂肪酸……【更多內容請見下方延伸閱讀】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