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升溫!「2新症狀」須提高警覺 醫警告:這波又急又猛

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蠢動,據疾管署最新統計,全台新冠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5週上升,上週就診人數達9978人次,較前一週增加66%,同時新增34例重症與6例死亡個案,其中包含一名僅11個月大的男嬰,就連金王陳奕迅也逃不過病毒攻擊,無奈將演唱會延期,可見新冠病毒對高風險族

May 16, 2025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蠢動,據疾管署最新統計,全台新冠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5週上升,上週就診人數達9978人次,較前一週增加66%,同時新增34例重症與6例死亡個案,其中包含一名僅11個月大的男嬰,就連金王陳奕迅也逃不過病毒攻擊,無奈將演唱會延期,可見新冠病毒對高風險族群的威脅依舊不可輕忽。

翻攝自My Kan

根據《經濟日報》、《ETtoday新聞雲》報導,新光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,該院自3月起,新冠個案數明顯上升,3月僅3例,4月增至10例,而5月僅過半月就累計達30例,疫情升溫態勢明顯。他直言,年後出國潮、清明連假返鄉、媽祖遶境等大型活動造成大量人流與群聚,讓病毒加速在社區中傳播。

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黃建賢坦言,新光醫院已連續3週收治重症住院病人,「新冠病毒仍可能引發肺炎與多種併發症,不能只視為普通感冒。」


廣告1

 

此外,還有醫師在Thread發文示警,「新冠大流行中!來診的人裡,10個大概有3、4個是COVID,而且這波疫情來的又急又猛,快篩直接不夠用!今天看診時,診間新冠快篩直接用光,只能請病人自己去藥局買家用快篩來篩檢。」

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
該名醫師強調,很多病人反應藥局快篩也幾乎被買光,可見疫情真的來的又快又猛,大家務必做好防護啊!



翻攝自Threads (@isen_1728) ,下同
廣告2

 

再來,該名醫師補充,發燒不退、喉嚨超痛、全身酸痛沒力的,務必驗一下新冠,這一波疫情很特別的是,也有很多病人反應腸胃症狀很多,例如:胃痛、噁心想吐。



廣告3

 

貼文曝光後,一票人紛紛驚呼,「真的很煩一直新冠確診,頭髮都要掉光了」、「真的,我們全家都中,這次超痛苦的」、「統整下來最近我們診所驗到的新冠症狀,跟A流快無法區別了,近乎一樣」、「我常去的藥局藥師說,快篩去全家便利商店買,我至少聽她說過3次以上了」、「去一趟澎湖回來就確診」、「新冠又開始流行起來?好像沒有聽到新聞在報,就沒有感覺」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
對此,台大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解釋,這波疫情與以往最大不同,是全球不再由單一主流病毒株主導,目前世界各地約有3支強勢變異株同時流行,如:台灣的NB.1.8.1、來自美國的LP.8.1等,「這種『百家爭鳴』的情況,可能讓過往2至3個月一波結束的流行模式被打破,疫情恐怕會拖更久、反覆多波。」

翻攝自ETtoday新聞雲
黃立民提醒,台灣目前主要流行株NB.1.8.1來自香港與中國,未來可能再引入其他變異株,讓疫情持續反覆。

 

據統計,目前新冠就診族群以5至19歲的兒童與青少年為主,主因是社交活動頻繁、校園接觸密切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
黃立民提及,這些年齡層大多為輕症或無症狀,真正高風險族群仍是高齡者、慢性病患與免疫力低下者,一旦感染可能快速惡化成重症,加上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狀況仍不理想,整體施打率不到6成,去年全年的施打率更僅約1成,儘管高風險族群如長者與慢性病患接種率約達8成,但仍不足以建立有效社區保護力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黃立民感嘆,「不少人施打3、4劑後就停了!對自身健康過度自信,或誤以為新冠就是感冒,這種輕忽將提高家庭傳播與重症風險。」

 

據悉,目前醫護人員多已完成7劑接種,但大部分民眾並未跟進。對此,疾管署提醒,本波疫情可能在6月達到高峰,6個月以上民眾若尚未接種JN.1疫苗,應盡速接種;對於65歲以上、免疫低下等高風險族群,若距離上次接種已滿180天,建議補打第2劑,以提升免疫保護力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
最後,黃立民警告,民眾若出現發燒、咳嗽、嗅味覺異常、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,應優先在家快篩,篩檢陽性後再就醫,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進一步PCR檢測,尤其發燒是重要指標症狀,家中仍應常備快篩試劑;若出現下列重症警訊症狀,如:喘或呼吸困難、持續胸痛、意識不清、嘴唇發紫、24小時無尿、心跳過快等,應立即就醫。

示意圖,翻攝自pexels
「B群一定早上吃」觀念錯!工程師實測晚上吃…1週後超驚訝
60歲男癌末只想吃肉 醫建議「多吃1物」兩年沒復發
「黃燈」該加速還減速?一堆駕駛不懂 違規慘噴5400元!警方解答

參考資料:經濟日報ETtoday新聞雲
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台灣, 知識
加入粉絲團! 新冠升溫!「2新症狀」須提高警覺 醫警告:這波又急又猛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