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門搭公車不僅便宜還不用找停車位,是許多通勤族的首選。最近網友們討論起公車上常見卻不清楚用意的設施—公車前後門上的「握把」,車門邊通常是「禁止站立區」,那何必還裝握把讓人去扶呢?

示意圖翻攝自Threads
社群平台Threads上一位網友納悶:「禁止站立區為什麼還會有握把讓你扶?」公車前後門周圍區塊會用醒目顏色示警,門上和地板都用紅字寫著「禁止站立」,規定乘客不能站在區域內。但該區塊若不能站人,為何還裝把手?一位公車司機看到後直接拍片解答,用動作演示有些乘客行動不方便,上下車時可以握著門上把手幫助穩定。

示意圖翻攝自Threads
許多過來人讚嘆門後把手這項體貼設施:「之前腳受傷要拄拐杖,真的要靠這個扶手才能上下車,你腳正常可以用跳的有些人可能不是」、「要是沒有這個扶手,昨天我背著小孩就會很難上車」、「那個扶手是做斜的,是要讓上下車的乘客使用的,不是正在搭車的人喔」、「第一個用途是上下車時才有地方扶,另一個是如果車門液壓系統壞掉,手動操作時比較方便施力」。

熱心司機示範,翻攝自Threads (@wangwill881)
至於門邊為何要設為禁止站立區?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曾解答:「站在車門旁,不但有被車門夾傷的危險……還會遮擋到後照鏡或車門,進而阻擋司機視線,嚴重還會影響全車安全喔!」交通局呼籲乘客搭車時盡量向內走,安全之餘也讓其他乘客上下車更方便。你有想過門邊扶手的真實用途嗎?
在 Threads 查看
大家搭公車下車時,會跟司機說謝謝嗎?有時是想感謝司機的辛勞,有時是一個反射動作。不過卻有網友指出看到司機貼告示,要乘客不論上下車「都不要跟他說謝謝」,引起熱烈討論。有專業人士解答,道謝本意好但卻是一個陷阱……【下滑延伸閱讀看更多】

翻攝自臉書《路上觀察學院》
感謝司機先生的熱心解說~~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